X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
院徽
机构设置
学院机构
学院党委
委员会
党政办公室
学工组
工会
共青团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
实验室/平台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院士风采
杰出人才
正高职称教师
副高职称教师
中级职称教师
博士后
退休教师
兼职教授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科技奖励
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发明专利
成果转化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培养方案
教学实践
教学奖励
教材出版
教改项目
教改论文
学生获奖
研究生教育
培养方案
研究生导师
管理文件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专业教学实践基地
教改基地
实验室
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地下水保护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党群工作
教职工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
工会
学生工作
学生党建
思政教育
团学工作
日常管理
奖助勤贷补
创新创业与就业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杰出校友
院士
省部级领导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学术论文
乔志远:湖滨湿地农业活动影响包气带微生物空间分带性【JGR: Biogeosciences,2025】
2025-09-15
湿地覆盖全球陆地表面约6%–11%,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重要元素的关键储库与来源,承担水质净化、温室气体调节、碳封存及农业污染物过滤等复杂生…
查看详情→
张宝刚:地下水中反硝化细菌依赖菱铁矿生物还原钒酸盐生成三价钒沉淀【EST,2025】
2025-09-02
地下水中的钒污染因其毒性和迁移性而备受关注。钒酸盐形式的五价钒[V(V)]是其中最易溶且毒性最高的形态,虽然微生物能够介导V(V)还原,但在典型地下水…
查看详情→
路建平:黄铁矿介导钒酸盐非生物与生物还原的差异见解【EST,2025】
2025-09-02
钒(V)作为重要的痕量金属,对氧化还原条件高度敏感,因其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被多个国家列为战略性关键金属。然而,其大规模开采与冶…
查看详情→
詹浩男:纳米NiFe2O4和CeO2修饰的纸基柔性电化学传感器测定Mn2+【JMCA,2025】
2025-07-31
NiFe2O4是一种尖晶石化合物,由于其高天然饱和度和显著的电催化性能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同时,CeO2可以引入结构缺陷,增强材料的功能性能。
查看详情→
牛然:洞窟内岩石含水率的动态变化机理:以云冈石窟为例【EG,2025】
2025-07-18
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石窟艺术印刻了东西方文明与中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斧痕,石窟寺保护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石窟内部通常免于日晒雨淋,但…
查看详情→
杨曦:驱动砂岩劣化的盐风化作用机理:以云冈石窟为例【EG,2025】
2025-07-17
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石窟艺术印刻了东西方文明与中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斧痕,石窟寺保护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然而,在自然界多种因素作用下…
查看详情→
查看更多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
院徽
机构设置
学院机构
学院党委
委员会
党政办公室
学工组
工会
共青团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
实验室/平台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院士风采
杰出人才
正高职称教师
副高职称教师
中级职称教师
博士后
退休教师
兼职教授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科技奖励
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发明专利
成果转化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培养方案
教学实践
教学奖励
教材出版
教改项目
教改论文
学生获奖
研究生教育
培养方案
研究生导师
管理文件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专业教学实践基地
教改基地
实验室
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地下水保护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党群工作
教职工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
工会
学生工作
学生党建
思政教育
团学工作
日常管理
奖助勤贷补
创新创业与就业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杰出校友
院士
省部级领导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李娜:基于正则化方法反演植物根系密度分布的时空变化【WRR,2018】
2018-12-10
李娜博士及其合作者基于通用的梯度优化方法,引入正则化思想,依据土壤水流过程的动态观测数据,获得了根系密度在时间-空间上变化的定量化特征。研究中针对同时考虑随时间-空间变化的根系密度分布的困难,构建了一种有效的反演方法。
查看详情→
张鸿:长滞留时间地下水中粘土矿物形成与方解石沉淀控制的Mg同位素分馏机理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GCA,2018】
2018-10-15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张鸿在导师蒋小伟教授的指导下,与科学研究院柯珊、刘盛遨等合作,利用Mg同位素揭示了地下水循环过程中与Mg相关的水岩相互作用过程。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第
/8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