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
院徽
机构设置
学院机构
学院党委
委员会
党政办公室
学工组
工会
共青团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
实验室/平台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院士风采
杰出人才
正高职称教师
副高职称教师
中级职称教师
博士后
退休教师
兼职教授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科技奖励
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发明专利
成果转化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培养方案
教学实践
教学奖励
教材出版
教改项目
教改论文
学生获奖
研究生教育
培养方案
研究生导师
管理文件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专业教学实践基地
教改基地
实验室
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地下水保护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党群工作
教职工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
工会
学生工作
学生党建
思政教育
团学工作
日常管理
奖助勤贷补
创新创业与就业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杰出校友
院士
省部级领导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学术论文
安宁:球外球内电子转移驱动的动态Co(II)/Co(III)循环以持续激活过氧一硫酸盐【EST,2025】
2025-09-18
类芬顿反应的有效性取决于PMS与活性催化中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促进了电子转移及后续活性物种的产生。Co(II)激活PMS会转化为Co(III),而Co(II)…
查看详情→
乔志远:湖滨湿地农业活动影响包气带微生物空间分带性【JGR: Biogeosciences,2025】
2025-09-15
湿地覆盖全球陆地表面约6%–11%,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重要元素的关键储库与来源,承担水质净化、温室气体调节、碳封存及农业污染物过滤等复杂生…
查看详情→
张宝刚:地下水中反硝化细菌依赖菱铁矿生物还原钒酸盐生成三价钒沉淀【EST,2025】
2025-09-02
地下水中的钒污染因其毒性和迁移性而备受关注。钒酸盐形式的五价钒[V(V)]是其中最易溶且毒性最高的形态,虽然微生物能够介导V(V)还原,但在典型地下水…
查看详情→
路建平:黄铁矿介导钒酸盐非生物与生物还原的差异见解【EST,2025】
2025-09-02
钒(V)作为重要的痕量金属,对氧化还原条件高度敏感,因其在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被多个国家列为战略性关键金属。然而,其大规模开采与冶…
查看详情→
詹浩男:纳米NiFe2O4和CeO2修饰的纸基柔性电化学传感器测定Mn2+【JMCA,2025】
2025-07-31
NiFe2O4是一种尖晶石化合物,由于其高天然饱和度和显著的电催化性能而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同时,CeO2可以引入结构缺陷,增强材料的功能性能。
查看详情→
牛然:洞窟内岩石含水率的动态变化机理:以云冈石窟为例【EG,2025】
2025-07-18
我国石窟寺分布广泛,石窟艺术印刻了东西方文明与中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斧痕,石窟寺保护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石窟内部通常免于日晒雨淋,但…
查看详情→
查看更多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历任领导
现任领导
院徽
机构设置
学院机构
学院党委
委员会
党政办公室
学工组
工会
共青团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
实验室/平台
师资队伍
师资概况
院士风采
杰出人才
正高职称教师
副高职称教师
中级职称教师
博士后
退休教师
兼职教授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科技奖励
科研项目
学术论文
学术专著
发明专利
成果转化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培养方案
教学实践
教学奖励
教材出版
教改项目
教改论文
学生获奖
研究生教育
培养方案
研究生导师
管理文件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专业教学实践基地
教改基地
实验室
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水利部地下水保护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党群工作
教职工党支部
学生党支部
工会
学生工作
学生党建
思政教育
团学工作
日常管理
奖助勤贷补
创新创业与就业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杰出校友
院士
省部级领导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学术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鲁重生:含铀含水层中溶解性有机物特征及中性原位浸出过程中的潜在分子转化【JGR-Biogeosciences,2024】
2024-04-12
有机物是含水层关键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驱动力,与铀成矿紧密相关。富含有机物砂岩型铀矿在CO2+O2原位浸出(ISL)过程的氧化性溶解可释放有机物,其是关键的耗氧物质,影响U的CO2+O2原位浸出(ISL)效率。然而,铀矿CO2+O2原位浸出过程中DOM的动…
查看详情→
王世香:放线菌细黄链霉菌还原钒酸盐的多种电子传递途径【EST,2024】
2024-01-29
钒在铁矿石、石油和煤炭中广泛分布。不断升级的采矿和冶炼活动导致钒污染成为生产基地附近地下水含水层的常见问题。偏钒酸氧阴离子形式的五价钒[V(V)]会干扰磷酸盐代谢,严重危害生物安全。在中性环境中,微生物将V(V)还原为易沉淀的四价钒[V(IV)]…
查看详情→
李润洁:还原态粘土矿物和有机配体存在时生物成因U(IV)的氧化过程与机理【EST,2024】
2024-01-22
铀作为一种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的重金属污染物,其存在主要源于人类活动,其中包括铀矿开采和核工业等。随着人类对能源和核技术的需求增加,对铀的开采和利用也日益增加,因此铀污染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铀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两种价态存在,即六…
查看详情→
姬韬韬:不同年龄地下水K同位素差异性行为及其对元素循环与地下风化的指示意义【EPSL,2024】
2024-01-10
对于硅酸盐溶解释放的K离子,有92%在强烈风化过程中因进入次生黏土而被去除,有4.2%~7.2%在漫长径流过程因黏土吸附而被逐步去除。 本研究加深了对不同滞留时间控制下的水体K同位素分馏机理的认识,合理解释了地下水贫K的控制机理,从而加深了对闭系…
查看详情→
费扬眉:反硝化细菌在介导钒酸盐还原中被忽视的作用【GCA,2023】
2023-12-14
钒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金属,在现代工业中被广泛应用。钒具有中高毒性,持续接触含钒化合物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五价钒[V(V)]毒性最强,四价钒[V(IV)]毒性较小,可在中性pH值下自发沉淀。钒的环境和地球化学归趋受微生物的影响,土壤、水和沉积物…
查看详情→
张宝刚:环境中的钒: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修复【EST,2023】
2023-11-09
钒(V)是赋存于大陆地壳中的一种过渡元素,因其独特的性能,在现代工业过程中被广泛使用。V作为一种氧化还原敏感金属,在环境中具有三种主要氧化态(+3,+4,+5),水溶液中的V(V)毒性最大最具流动性。与其他有毒金属相比,对V的地球化学和环境行为的…
查看详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第
/8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