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91人,专任教师77人(含实验员),各类管理人员14人,其中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30人,副高级职称33人,副高级以下职称14人,拥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杰青”3人,“优青”3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人,中国地质学会金锤奖1人,银锤奖8人,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3人。
(数据截止至2025年3月)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
序号 | 姓名 (按拼音顺序) | 职称 | 简介 |
1 | 毕二平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下水-土环境污染的机理与修复 |
2 | 郭华明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污染过程与修复 |
3 | 何江涛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污染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方向 |
4 | 金晓媚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环境遥感、生态水文地质学等 |
5 | 梁四海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资源与环境变化。 |
6 | 刘菲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监测技术和有机污染物处理等 |
7 | 刘明柱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污染物反应运移模拟,污染风险管控 |
8 | 史浙明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下水地质过程、地下水保护和利用 |
9 | 王广才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文地球化学;土壤地下水污染控制 |
10 | 于青春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下水环境;地质环境数值模拟; |
11 | 张秋兰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下水数值模拟;污染水文地质 |
12 | 周训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海岸带地下水;地下热水;卤水 |
13 | 高志鹏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下水环境演化及模拟 |
14 | 何宝南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污染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相关研究 |
15 | 廖福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水文地球化学 |
16 | 王黎栋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学、水岩作用 |
17 | 张佳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 |
18 | 张艳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应 |
19 | 周鹏鹏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下水循环,水资源与水环境数值模拟 |
20 | 胡雅璐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寒区水文学 |
21 | 张志远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地下水-地表水相互作用;水质运移模拟 |
22 | 邢世平 | 讲师 | 研究方向:深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 |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序号 | 姓名 (按拼音顺序) | 职称 | 简介 |
1 | 陈男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技术、环境功能净化材料、环境微生物污染治理技术 |
2 | 冯传平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治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水处理技术 |
3 | 郝春博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污染环境的生物治理、环境生物技术 |
4 | 胡远安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系统分析、环境地球化学 |
5 | 宋文娟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微生物生态学、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 |
6 | 王鹤立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环境与水生态修复、水处理及资源化 |
7 | 杨琦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处理技术、土壤地下水、水化学 |
8 | 姚俊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矿山环境修复、环境微生物、毒理学及有机同位素 |
9 | 张宝刚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生物地球化学与高效修复 |
10 | 陈翠柏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环境污染修复方向 |
11 | 崔卫华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壤地下水污染监测和控制技术 |
12 | 代天娇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生态学 |
13 | 代云容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污染物在水-土界面迁移转化行为、基于环境功能材料的污染物控制技术 |
14 | 何伟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天然有机质和有机污染物水土生态环境行为、效应和风险 |
15 | 匡颖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环境空气污染控制与水处理技术 |
16 | 刘建丽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微生物、环境地球化学、大数据模拟 |
17 | 刘青松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固体废物处理及土壤污染修复 |
18 | 刘洋 | 副教授 | 研究方向:新污染物及其转化产物的筛查识别、环境行为与效应分析 |
19 | 尚海涛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污染修复、水处理技术 |
20 | 薛强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科学与工程,水文地质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
21 | 赵忆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生物污染,土壤地下水微生物组 |
22 | 陈思铭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土壤与地下水污染修复,废水处理与资源化 |
23 | 杨珊珊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天然有机质与矿物的相互作用,地下水与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 |
24 | 袁辰怡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环境光化学、新污染物和有机质转化、化学信息学和计算化学 |
25 | 杨思琪 | 讲师 | 研究方向: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
26 | 张博爱奇 | 讲师 | 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技术与净化材料开发 |
27 | 孙铖 | 讲师 | 研究方向:流域水质模拟与环境效应 |
28 | 涂志豪 | 讲师 | 研究方向:微生物生态与资源挖掘 |
29 | 杨洁 | 讲师 | 研究方向:湖泊固碳微生物及微生物生态 |
30 | 张楚慧 | 讲师 | 研究方向:全氟化合物的环境行为与控制 |
31 | 王松 | 讲师 | 研究方向:水污染控制、土壤与地下水微生物修复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系
序号 | 姓名 (按拼音顺序) | 职称 | 简介 |
1 | 侯立柱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态水文地质学,溶质运移理论,城市水文学与海绵城市建设 |
2 | 蒋小伟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水文地质、地下水-碳循环、非饱和带水文学 |
3 | 童菊秀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壤水、地下水溶质运移模拟,数据同化,不确定性分析 |
4 | 万力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水文地质、区域地下水循环、生态水文地质 |
5 | 王旭升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下水动力学、流域水文模型、生态水文学 |
6 | 文宝萍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地下水环境 |
7 | 武雄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与矿山环境修复 |
8 | 蔡绪贻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态水文学、大气环境化学方向 |
9 | 曹国亮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下水数值模拟、地下水盐分形成与演化、气候变化对地下水影响 |
10 | 高冰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文模型、生态水文学、冻土水文学 |
11 | 韩鹏飞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地下水循环、流域水文学、生态水文学 |
12 | 李娜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饱和-非饱和带水文模型反演及多源异构数据整合 |
13 | 李占玲 | 副教授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文学与水资源,水文模拟与预报,水文统计 |
14 | 苏小茹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下水与地表水潜流交换、地下水数值模拟 |
15 | 孙即超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利工程及水灾害,地下水渗流力学,水沙相互作用,现代水信息技术及模型,地质灾害及防控 |
16 | 吴业楠 | 副教授 | 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水文学及水资源、水文变量非一致性研究、洪旱事件风险分析、水库调度 |
17 | 常振波 | 讲师 | 研究方向:地下水污染溯源辨识,地表水-地下水耦合模拟 |
18 | 陈劲松 | 讲师 | 研究方向:水文地质、水环境和生态水文地质 |
19 | 方斌 | 讲师 | 研究方向:地下水科学与岩土工程 |
20 | 姬韬韬 | 讲师 | 研究方向:水文地质、非传统同位素地球化学 |
21 | 刘飞 | 讲师 | 研究方向:工程岩土学 |
22 | 张磊 | 讲师 | 研究方向: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及防治、工程地质学 |
23 | 黄琦 | 讲师 | 研究方向: 水循环遥感监测、水文学及水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