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科研奖励
2025-09-23 发布:[水环]

     学院近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以第二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

成果名称等级年度奖项类型获奖人单位排名
黄土丘陵区浅埋层煤层开采诱发地表塌陷防控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一等2023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武雄第一
有色金属采选治废渣场污染源头综合防控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一等2023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姚俊第一
干旱-半干旱盆地高砷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机理一等2019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郭华明、王广才、沈照理第一
矿区钒的时空分布及微生物转化规律一等2022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张宝刚、姚俊、施春红、王瑜、石嘉鑫、张瀚、何超第一
稀散多金属尾矿库源头污染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一等2019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姚俊、刘建丽第一
地下水有机污染风险识别和修复技术开发与应用二等2023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郭华明、刘菲、何伟、高志鹏、薛强、张迪第一
长江流域矿山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协同工程技术体系与示范二等2023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姚俊、刘建丽第一
盆地尺度地下水循环的空间结构与水平衡二等2023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蒋小伟、曹国亮、万力、王旭升、胡伏生、梁四海第一
多固废协调微生物地球化学防控有色金属矿山污染核心关键技术二等2021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姚俊、刘建丽第一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二等2021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张焕祯、王智丽第一
含水层系统渗透结构理论与应用二等2020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蒋小伟、万力、王旭升、梁四海、胡晓农、武雄、胡伏生、殷昊第一
铬盐生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铬污染绿色修复控制集成技术及应用二等2019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陈鸿汉、张佳第一
地震导致地下水与含水介质变化研究及应用二等2018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王广才、史浙明、武 雄第一
典型矿冶固废绿色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一等2025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姚俊、刘建丽第三
农林绿地再生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一等2017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何江涛第二


代表性科研奖励证书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技奖励
代表性科研奖励
2025-09-23 发布:[水环]

     学院近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以第二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项。

成果名称等级年度奖项类型获奖人单位排名
黄土丘陵区浅埋层煤层开采诱发地表塌陷防控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一等2023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武雄第一
有色金属采选治废渣场污染源头综合防控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一等2023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姚俊第一
干旱-半干旱盆地高砷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机理一等2019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郭华明、王广才、沈照理第一
矿区钒的时空分布及微生物转化规律一等2022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张宝刚、姚俊、施春红、王瑜、石嘉鑫、张瀚、何超第一
稀散多金属尾矿库源头污染控制理论、技术与应用一等2019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姚俊、刘建丽第一
地下水有机污染风险识别和修复技术开发与应用二等2023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郭华明、刘菲、何伟、高志鹏、薛强、张迪第一
长江流域矿山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协同工程技术体系与示范二等2023自然资源科技进步奖姚俊、刘建丽第一
盆地尺度地下水循环的空间结构与水平衡二等2023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蒋小伟、曹国亮、万力、王旭升、胡伏生、梁四海第一
多固废协调微生物地球化学防控有色金属矿山污染核心关键技术二等2021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姚俊、刘建丽第一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二等2021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张焕祯、王智丽第一
含水层系统渗透结构理论与应用二等2020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蒋小伟、万力、王旭升、梁四海、胡晓农、武雄、胡伏生、殷昊第一
铬盐生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铬污染绿色修复控制集成技术及应用二等2019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陈鸿汉、张佳第一
地震导致地下水与含水介质变化研究及应用二等2018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王广才、史浙明、武 雄第一
典型矿冶固废绿色资源化利用与污染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一等2025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姚俊、刘建丽第三
农林绿地再生水灌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一等2017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何江涛第二


代表性科研奖励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