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重新发现计划”、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携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举办“攀登精神与生态守护”为主题的影像展映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2届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委员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主办;共青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委员会承办。

展映环节,《冰川记忆:拯救人类的气候遗产》以9分钟凝练呈现冰川消融的危机图景;学生导演赖信创作的《夏羌拉》通过纪实的镜头,叩问登山的意义;《我想飞》则以可回收材料动画,探索环保与艺术融合的绿色创作可能。

学院副教授杨珊珊受邀参加圆桌对话环节,活动中,“重新发现计划”的发起人万梓誉指出,“‘重新发现计划’是希望通过镜头影像的呈现,带动更多青年人关注环保公益。”校体育部党总支书记吴小勇分享了自己对于攀登的感悟,认为“攀登精神塑造青年直面人生困境的韧性。”校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杨珊珊将实验室比作新的高山,指出“生态修复如同攀登未知路线,青年科研工作者需秉持探索精神,将论文书写在修复地球的征程上。”SEE基金会公众倡导负责人郑硕强调精神在环保行动中的转化价值,“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正是不惧艰难的攀登实践。”我校学生赖信袒露心路历程:“记录夏羌拉壮美时,也目睹脆弱生态。”同时呼吁同龄人超越观赏,成为守护者。
时值王富洲诞辰90周年暨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65周年,本次活动以影像为媒,致敬勇攀高峰的壮举,更以行动为誓,呼吁青年一代关注生态、守护自然。
我校党委宣传部、团委、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体育部相关负责人参加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还受到中国日报中文网、界面新闻等媒体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