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地先锋"十佳教育工作者——王广才
2024-09-20 发布:[水环]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地先锋”十佳教育工作者揭晓

我院王广才教授入选

辛勤耕耘不言苦,桃李芬芳满世间

让我们一起

感悟他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

倾听他传道授业的无私篇章

王广才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潜心耕耘沁人心,地质育才谋福祉

图片

王广才,中共党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下水循环与演化、土壤-地下水污染、矿区水文地质、地震水文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工业性试验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专题)等5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3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兼任中国地震学会地下流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地质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流体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地下水学会SCI期刊Groundwater副主编(AssociateEditor)、"煤田地质与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

王广才教授投身教育事业30余载,心怀赤诚,兢兢业业,热爱师生,甘当人梯,奉献于行业,服务于社会,不忘初心,为国育才,促进水文地质人才培养薪火相传。

一、立足国家需求,保护绿水青山

王广才教授团队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国家需求,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地下水氮污染问题,阐明了典型区域地下水中氮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提出了地下水氮污染防控的系列措施。系统地揭示了地下水水位与地下水化学组分震前、同震响应机制,厘清了地下水位时空变化与动态应变、地震能量密度的关系。基于井水位固体潮效应计算方法,实现了对采矿导致的含水层参数变化(过程)的连续反演计算,揭示了地下水位变化与含水层变形破坏的过程及机制。创新性地应用土壤浅层气体测量方法,获取土壤中VOCS等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WRR、EPSL、GRL、QSR、JGR、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高水平期刊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

二、服务水文地质,谋求专业发展

王广才教授积极推动专业与学科建设,牵头制定全国高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参加编制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自2011年至今,每年组织或协助组织"全国高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为地下水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担任学院院长期间,积极规划并组织实施学院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在全国第三轮、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牵头建设的学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两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认证。积极组织申请并成功留设"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形成了学院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积极推动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努力打造融科研-教学-服务社会为一体的秦皇岛柳江盆地实践教学基地,该基地已成为中国地调局水文地质调查与填图培训基地。

王广才教授带领团队积极投身科普教育活动。立足野外观测站,积极开展社会公益科普活动。连续多年带领团队在鄱阳湖地区开展科普活动。普及保护水资源、爱护生态环境意识。

三、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地学人才

多年来,王广才教授坚持立德树人,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爱国主义教育、"地大精神"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国家急需之人才。所培养学生当中,有的已成为高校二级教授、高校学院院长与副院长、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获得者、地震、生态行业科研单位中心部门负责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等,在教育、生态、环境等领域服务于国家建设。

近五年,王广才教授培养学生中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6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资格,获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4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5人,5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9人获"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2024年"北地先锋"十佳教育工作者——王广才
2024-09-20 发布:[水环]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地先锋”十佳教育工作者揭晓

我院王广才教授入选

辛勤耕耘不言苦,桃李芬芳满世间

让我们一起

感悟他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

倾听他传道授业的无私篇章

王广才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潜心耕耘沁人心,地质育才谋福祉

图片

王广才,中共党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下水循环与演化、土壤-地下水污染、矿区水文地质、地震水文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工业性试验项目、公益性行业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专题)等5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3部,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兼任中国地震学会地下流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地质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流体地球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地下水学会SCI期刊Groundwater副主编(AssociateEditor)、"煤田地质与勘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委。

王广才教授投身教育事业30余载,心怀赤诚,兢兢业业,热爱师生,甘当人梯,奉献于行业,服务于社会,不忘初心,为国育才,促进水文地质人才培养薪火相传。

一、立足国家需求,保护绿水青山

王广才教授团队的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国家需求,服务生态文明建设。针对地下水氮污染问题,阐明了典型区域地下水中氮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提出了地下水氮污染防控的系列措施。系统地揭示了地下水水位与地下水化学组分震前、同震响应机制,厘清了地下水位时空变化与动态应变、地震能量密度的关系。基于井水位固体潮效应计算方法,实现了对采矿导致的含水层参数变化(过程)的连续反演计算,揭示了地下水位变化与含水层变形破坏的过程及机制。创新性地应用土壤浅层气体测量方法,获取土壤中VOCS等污染物浓度分布特征。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WRR、EPSL、GRL、QSR、JGR、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等高水平期刊上,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

二、服务水文地质,谋求专业发展

王广才教授积极推动专业与学科建设,牵头制定全国高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参加编制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自2011年至今,每年组织或协助组织"全国高校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为地下水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担任学院院长期间,积极规划并组织实施学院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工作,在全国第三轮、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牵头建设的学科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两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认证。积极组织申请并成功留设"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形成了学院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积极推动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努力打造融科研-教学-服务社会为一体的秦皇岛柳江盆地实践教学基地,该基地已成为中国地调局水文地质调查与填图培训基地。

王广才教授带领团队积极投身科普教育活动。立足野外观测站,积极开展社会公益科普活动。连续多年带领团队在鄱阳湖地区开展科普活动。普及保护水资源、爱护生态环境意识。

三、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地学人才

多年来,王广才教授坚持立德树人,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爱国主义教育、"地大精神"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国家急需之人才。所培养学生当中,有的已成为高校二级教授、高校学院院长与副院长、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获得者、地震、生态行业科研单位中心部门负责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等,在教育、生态、环境等领域服务于国家建设。

近五年,王广才教授培养学生中4人获得国家奖学金,6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资格,获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4人、二等奖5人、三等奖5人,5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9人获"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