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庆祝建党100周年,充分发挥“五老”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扎实开展“四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4月28日下午3时,水资源与环境学院硕士生第八党支部开展了“讲好入党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原主任陈爱光教授应邀主讲,学院党委书记丁绍凡、院长王广才、关工委副主任冯卫东老师及25名支部成员共同参与。
陈爱光,中国地质学会环境地质咨询部委员、教授、中国煤矿工业劳保科技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先后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职。主要从事矿床水文地质及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活动伊始,吴昊翔同学作为支部代表带领大家简要学习了百年党史,陈爱光教授也以此为契讲述了自己的入党故事。他在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位党龄超过50年的优秀共产党员。他见证了党一路走来的艰难历程,更锤炼了自身党性,他身上优秀的品质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的榜样。
接下来,陈教授分享了他选择水文地质的初心使命。在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急需大量的地质人才和勘探资源的人才,而当时从事地质行业的只有区区二三百人。在这样的困境之下,国家决定建设一批地质、勘探、资源建设高校,包括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陈教授也是在这样的契机之下,参与到了地质行业的学习及以后的任教和研究工作当中。
陈教授回忆当时自己的求学经历,说“就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国家缺什么样的人才,我就去学习什么。”这样的奉献精神深刻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无论多么艰苦也始终保持着一份家国情怀。
活动最后,陈教授也寄语了我们青年一代人要有担当、有信心,有义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