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0日至12日,“2020年绿色矿山年会暨首届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奖颁奖大会”于北京湖北大厦隆重召开。我学院姚俊教授主持了绿色矿山建设科技论坛。我学院教授姚俊获得2019年度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奖获奖,讲师刘建丽获得2019年度绿色矿山青年科学技术奖。
“绿色矿山”这一概念从2007年被提出,到随后的试点先行和全面推动,12年多来,许多政府部门及自然资源部门、矿山企业和第三方评估机构积极投身于绿色矿山建设,着力推动绿色矿业发展,为中国矿业高质量发展和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激励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工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15年10月,经科技部国家奖励办公室批准,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设立了“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 (国科奖社证第0265号),并于2017年11月在科技部国家奖励办公室官网公布。绿色矿山科学技术奖是受政府支持的面向绿色矿山建设一个新的奖项,目的是支持绿色矿山建设和发展,表彰在推动绿色矿山建设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
姚俊老师介绍:
姚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关村绿色矿山企业产业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美国耶鲁大学访问教授,德国国家UFZ 环境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现任国家“环境与能源国际联合基地”主任,中国-匈牙利政府间“环境与健康”联合实验室主任,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委员会委员,国际节能环保协会学术委员会执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13、14、16届学科评审组成员,资源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组成员(2015年任副组长),国家奖评审专家组成员,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会理事,北京市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宣讲团成员先后承担科技部国际合作专项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20余项。
近年来,有关研究成果在国际SCI源刊上发表了近200篇英文论文。目前正在承担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重点项目(41720104007),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1430106),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3080)和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研究。
主要科技成果为:针对有色金属矿山污染,发展建立了基于硫酸盐还原菌、寡营养铁还原菌的----现役尾矿库微生物地球化学原位矿矿化修复技术;基于矿物学-生物地球化学的----闭库尾矿库的五层覆盖强还原微生物地球化学原位矿化修复技术;以及采选冶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关键技术---新型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这是国内首个能快速解决有色金属矿山污染场地表面生态恢复及地下水污染问题的低成本新技术和完全采用采选冶全固废的废石、尾矿、选矿渣、高炉渣等减量化、资源化的新型全尾砂膏体充填技术,发展了我国特色的有色金属矿山修复治理理论,在有色金属采选冶废物减量化、资源化与污染控制方面为绿色矿山建设做出突出贡献。2019年获得匈牙利共和国国际合作勋章、绿色矿山个人突出贡献奖和科学技术一等奖。